作者: 林落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3-5 20:58:30
电影中的科与幻

 
作为365bet体育在线投注: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“硬科幻”,今年贺岁档上映的《流浪地球》除了赚得盆满钵满,也收获了来自365bet体育在线投注:科幻迷的满满好评:“开启365bet体育在线投注:科幻片元年”“推动365bet体育在线投注:电影工业化水平进步”等赞誉不绝于耳。
 
然而,伴随《流浪地球》热度的持续高涨,争议也喧嚣尘上。在众多质疑当中,声浪最高的还是对影片中科学元素的探讨:一方面,一众自媒体和公众号相继发文,细数影片中的“科学硬伤”;另一方面,有观点反驳,科幻电影并非科普教育片,适当的想象与夸张是可以被允许的。
 
一时间,有关科幻电影到底姓“科”还是姓“幻”的辩论就此展开。
 
科幻的科学背景
 
当下,科幻电影并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准确定义。由于多数科幻电影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,因此科幻电影也可以看作是科幻文学的衍生品。
 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科幻电影就是以科幻元素为题材、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,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视作品。它与魔幻片、奇幻片的不同之处在于,影片中幻想出来的内容需要科学理性的支持,哪怕这个科学依据看起来非常“疯狂”。
 
科幻电影因其源于现实生活,能够激发新奇发现、放飞自由想象,从而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。比方说,科幻电影就通常被认为是展现一国科技实力的“晴雨表”。
 
只有一个国家足够强大、科技实力过硬,才有可能拍出需要顶级制作技术作为保障的科幻电影;而科幻电影工业、科幻电影题材的发展,也要依靠国家科技实力进步提供强大的支撑。
 
科幻是超现实的,但却不是超自然的,无论其如何“发散”,终归还要依托于现有的科学基础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科幻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现实中的科技创新带来启发。
 
比如,在1986年上映的科幻电影《霹雳五号》中,一家公司试图说服军方使用机器人作战;然而在今天,军用机器人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,种类更是细分至空中无人机、水下机器人等等。
 
2000年,改编自科幻小说《隐身人》的科幻电影《透明人》上映;在现实的当下,由硅纳米材料制造而成、可以达到隐形目的的斗篷早已经被科学家们攻克。经典科幻电影中那些“必备元素”——克隆技术、全息影像、人工智能等,也都正在照进现实。
 
科幻与科普
 
既然受众对科幻这种传播形式如此津津乐道,那是否可以用科幻来替代科普?
 
所谓科普,是把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科学技术知识、科学精神、科学思想、科学方法,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,为公众所理解和掌握,并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系统过程。
 
从概念上不难看出,科普与科幻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:科普是现代科学允许写什么才能写什么;而科幻是语境模型下的科普形式,它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(叙事性)。更为形象地说,如果科研占据了一个倒三角形的顶层,那么紧挨着科研的第二层是科普,最下面一层才是科幻。
 
刘慈欣对此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,即科幻从本质上来说不是科普,科幻中的科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知识,它只是科学印象中的一种,科普则需要把严格的科学知识传达给读者。
 
不难理解,科幻电影中的“科学”实则是带有“幻想”成分的。比如,在《流浪地球》中,人类建造了许多重元素聚变发动机,每个发动机能够产生约150万亿吨的推力。就这个设定来说,其“科学”的部分在于人类当前确实已经实现了聚变(氢弹),但想要让聚变产生的能量平稳输出却仍是个“幻想”。
 
虽然科幻无法完全替代科普而存在,但其却可以作为科普传播的有效媒介而发挥作用。
 
当下科普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群体,该人群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新媒介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以前,其中影视模式的影响是最普遍和直接的。而在诸多类型的影视作品中,科幻电影在吸引青少年受众方面可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:具有震撼力的画面、炫酷的特效、英雄式的主角加之天马行空的想象……借由这种形式,科技理念可以更好地传递给受众,引发人们对科技的关注。
 
例如,伴随着《流浪地球》的上映,地球能否被“推走”引发了青少年观众的热议;《侏罗纪公园》的上映,掀起了全球自然历史博物馆前所未有的参观热潮;《星际穿越》则引发了人们对于黑洞与时间的新一轮辩论……
 
“科学家可能在看完电影后会回去默默计算场景的可能性,但在公众中激发对于科学的热烈讨论,对于科学传播本身来说就是一件好事。”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然在观看《流浪地球》后这样表示。
 
“优秀的科幻电影不仅能给予大众高智力的娱乐休闲,同时也带来丰富的科学文化熏陶和思想价值,在社会中也催化了科普和创新的氛围,产生深远影响。”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博士王一鸣撰文指出。
 
把握科学元素
 
在影片《火星救援》的开头,一场沙暴让马特·达蒙饰演的植物学家滞留在了火星上。
 
这是故事的源起,但却也被认为是该片最大的纰漏:火星的大气极为稀薄,仅相当于地球大气的0.8%,因而基本不可能发生强沙暴。对此,《火星救援》原作者Andy Weir坦言,他确实“为故事的感染力牺牲了科学准确性”。
 
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:“科多幻少”会影响影片的精彩程度和传播效果,反之又让人觉得不够严谨、满纸荒唐。那么,科幻影片中的“科”与“幻”的“度”究竟该如何把握?
 
对此,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Kip Stephen Thorne有着自己的理解。因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,Thorne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他还是影片《星际穿越》的科学顾问。
 
在接受《科学》杂志采访时,这位科学家表达了他对于科幻影片中“科”与“幻”的看法:“电影里不能有任何东西违背已经确立的物理定律。其次,电影里当然会有一些推测,但所有那些疯狂的推测都必须源自于科学,而非来自某位编剧的一拍脑门。”
 
纵观那些引发较高关注度的科幻电影,不论是事实还是推测,无一不是将“科学”一词深深植根于构架当中。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影片中的科学元素,邀请具有较高专业度的科学家充当智囊团,成为了当下科幻电影创作的“杀手锏”。
 
在《流浪地球》的制作过程中,导演郭帆深知只有严谨的态度才能呈现出完美的科幻电影,为此专门邀请多位科学家参与创作,地球上安装的推进器的距离、数量、比例都经过了推敲,以求尽可能科学地呈现给观众。
 
为了验证《星际穿越》中肆虐地球的枯萎病是否行得通,Thorne等人专门安排了一场“枯萎病饭局”,邀请生物学方面的专家展开详细讨论,想要确定从生物学角度出发,哪些事情可能会出问题;正是得益于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们的助阵,影片中迄今为止最真实的黑洞模样才得以绘制出来。
 
有趣的是,伴随着《流浪地球》热度的持续上升,包括365bet体育在线投注: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、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等一众科研工作者也都纷纷写下文字,表达了自己对于这部影片以及其中科学性的看法。这在此前是从未有过的。
 
可以说,《流浪地球》的横空出世,不仅让365bet体育在线投注:乃至全球的观众看到365bet体育在线投注:也可以有科幻电影,365bet体育在线投注:的电影市场也理应有科幻电影的一席之地;更让365bet体育在线投注:的科研工作者看到了一种科普的有效途径,一种全社会凝聚成强大力量共同推动科普文化繁荣的可能性。我们相信,随着科学家为科幻电影提供更多的支撑,科学家也定能从科幻电影中得到启迪。■
 
《科学新闻》 (科学新闻2019年2月刊 封面)
发E-mail给:      
| 打印 | 评论 |